close
Blogtrottr
林小玲的博客來網路商城
林小玲的博客來網路商城,這裡有書籍、CD、DVD、電影、可直接點選圖片或是紅色字體的商品名稱,即可連結到博客來做線上購買!歡迎舊雨新知參觀選購喔!
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一位心理學家的自癒實錄
Sep 9th 2012, 14:00

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一位心理學家的自癒實錄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一位心理學家的自癒實錄※點我購買※

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一位心理學家的自癒實錄※點我購買※

「其實每個傷病背後,都隱藏著內心想要傳達的重要訊息,只是我們不曾認真聆聽內心的訴求而已。傷病只不過是潛意識的一個訊息載體,訊息如果沒被成功解讀,傷病便會一直抓緊我們不放。

  我追尋的奇蹟治療,其實正是自我療癒的能力,這並不是什麼神祕魔法,也不是哪裡修來的神通異能,它其實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生存本能。

  這奇蹟不只屬於我,也不只屬於少數的幸運兒,而是平等地屬於地球上每一個生命。奇蹟就寫在每個細胞的遺傳密碼上,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鍾灼輝

  ◎催眠術是什麼?催眠術和潛意識有什麼關係?
  ◎如何進行自我催眠?
  ◎個性是如何決定他∕她所罹患的疾病類型?
  ◎如何與「憂鬱症」告別?「內觀放鬆療法」和「正念意象療法」是什麼?
  ◎如何透過傳統藝術文化進行另類的精神治療?
  ◎「心五道」又是什麼?如何以「茶道」與「痛」同行?
  ◎如何利用生命元素的放鬆導入法進入潛意識治療室?又如何進行夢境治療?

本書特色

  ● 鍾灼輝,香港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八年前他自駕滑翔機失事,從五十層樓的高度墜落,瀕死獲救奇蹟生還後,年僅三十歲的他被醫生宣布右腳必須截肢才能活下來,他拒絕自己的未來成為殘障的命運。

  ●本書記錄了作者以絕大的生存意志力、中醫心理學知識、潛意識夢境療法等,以絕大的生存意志力克服劇痛與憂鬱症,保住了自己的右腳,並已完全康復!

  ●三十七歲的他現在可以登山、開船、潛水、滑雪、跳舞、射擊、旅遊三十多國,還會茶道、香道、取得潛水教練、催眠治療師、品酒師專業執照。現在他以過去康復的奇蹟經驗,以及心理諮商師的專業,幫助許多目前正面臨絕望的身心靈病患扭轉人生!

  ●大家經常會接觸到誤診的新聞,這種事情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本書要給讀者重要的提醒是,當被醫生「宣判」治療無效後,這並不代表沒有其他可以治癒的選擇,不要輕言放棄。

  ● 本書內容有如電影《全面啟動》的真實版,可說是一本專家自救的真人真事示範。

作者簡介

鍾灼輝

  1974年生,天秤座,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認知心理學家,專攻犯罪心理學,碩士畢業論文是研究如何運用催眠術,幫助刑案目擊証人回到案發現場重拾重要記憶。曾於香港、台灣、北京、日本、義大利學術會議上發表博士研究論文,是種族差異與臉孔辨認的專家,亦是前香港警務處高級督察,處理過上百宗意外與自殺的死亡案件。

  2004年,他在紐西蘭自駕滑翔機遇上奪命意外,大難不死的他奇蹟生還,從瀕死經驗和奇蹟康復過程中,對於生命夢想有了新的深刻領悟。他把經歷寫成自傳《生命迴旋:潛行生死2322天》,並接受過中港台多家報紙雜誌、電視電台專訪,分享神奇宛如電影《全面啟動》般的親身經歷。

  鍾灼輝是首位透過夢境治療,成功啟動潛意識自癒能力的真實範例。曾為許多的企業領導者和知名人士提供心理和靈性的指導,善於啟發個人潛能,協助恢復身心靈的整體健康。他的專長在於將「傳統文化藝術」結合「心理認知治療」,開創出一套獨特的「正念認知心理療法」。

  鍾灼輝旅遊近四十個國家,會開船、飛機,是滑雪高手與潛水教練,也曾在新加坡國際射擊賽中奪金。在生活上他是高級品酒師,也是茶藝、香道、書道、樂道、花道的專家。鍾灼輝亦是慈善團體國際書法治療學會的副主席。

目錄

推薦序
心的力量 身的奇蹟 洪啟嵩
最有勇氣的造夢大師 李欣頻

自序
文字的治療力量

前言

chapter 1 做自己的心理學家

.第一課 意識與記憶的架構
.第二課 何謂催眠術?
.第三課 催眠術與潛意識
.第四課 如何進行自我催眠

chapter 2 做自己的心理催眠師

.玩轉時間的魔術師
.催眠記憶回溯
.如看電影般的死亡筆記

chapter 3 做自己的心理分析師
 
.行為解密的讀心術
.性格決定遇上的意外
.性格決定患上的疾病
.患者孤絕的康復之路
.尋訪另類治療
.精神分析學:夢的分析

chapter 4 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患者的絕望宣言
.可怕的憂鬱症
.告別憂鬱的治療
.內觀放鬆法
.正念意象法
.發現一個重大的祕密

chapter 5 做自己的痛症治療師

.與痛同行
.痛楚的真面目
.切斷身體痛楚的病態思維
.切斷內心痛楚的病態思維
.正念認知療法:心茶道篇

chapter 6 潛意識裡的治療室

.專家們的圓桌會診
.尋找潛意識治療室
.遇見潛意識醫生
.二度催眠的夢中夢
.解構潛意識治療

chapter 7 潛意識的夢境治療

.第一次夢境治療
.第二次夢境治療
.整合後的夢境療法
.第一階段:清理暨修補工
.第二階段:接骨的建築師
.第三階段:灌溉大地的農夫
.十道傷疤、十個夢想

結語



推薦序一

心的力量 身的奇蹟∕地球禪者 洪啟嵩

  二○一一年,作者將自身從重創到復元的奇蹟,寫成了奇幻的小說《生命迴旋》,當時我非常歡喜為本書推薦,其堅強的生命力及永不放棄的決心,令人感動。

  現在這本《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他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他開創奇蹟的過程與方法,如何運用心理學的專業,透過催眠、夢境療法,激發身心的潛能,開啟生命自我修復的能力。

  本書所提及的療癒法中,潛意識、催眠、夢境療法與放鬆法,佔有重要的角色。

  催眠在西方廣泛地被運用於心理治療。事實上,人類的細胞中存有著四十億年來生命演化的殘留、集體宇宙潛意識的痕跡,以及一百五十億年,乃至無窮時劫的宇宙發展紀錄。而這無窮的累世記憶,就宛如地層結構一般,層層覆蓋,離我們越近的部分,記憶越清晰,就像越靠近地表的地層,越容易浮現。

  二○○五年左右,在台灣非常流行以催眠來探求前世今生,「網路與書」主題書《記憶有一座宮殿》曾請我從佛法的觀點來剖析這個現象。

  我以一個比喻來說明催眠所看到的現象。我們自身像一個電視,可以接收無數個頻道,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禪定力,就好像沒有定頻器一樣,無法定頻,影像不清楚,會接收到許多雜訊。就像在催眠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禪定的基礎,所看到的影像就會不穩定,被許多雜訊所干擾。這也就是為什麼催眠運用在心理治療雖有極佳的成效,但催眠期間的陳述能否作為客觀的事實,卻仍待保留。

  作者身心重創的重建過程,讓我憶起自己一次瀕死的車禍經驗。

  一九九○年夏天,我騎著機車往辦公室的路上,被車流逼到快車道,這時停在前面的車子車門忽然打開,我就被撞飛出去。在空中還沒掉到地上時,又被另一輛正疾駛過來的計程車撞上,將我拖在車底下,滑行了一百多公尺。被送到醫院時,我已經七孔流血,意識昏迷,全身嚴重燙傷,也被醫生宣判不治。

  回想當時車禍的重創與身心快速的恢復,與我在一九八三年深山閉關的經驗,有著極大的關聯。在山上閉關時,由於深刻的禪觀,我的身心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因此出關之後,我將此經驗以《金剛經》「三心不可得」的口訣,加上構成身心宇宙萬象的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元素相融相攝的原理,創發出「放鬆禪法」,於海內外講學,作為大眾深層紓壓養生的方法,及修行者深入禪定的法門。

  在亞洲幾次重大的天災中,「放鬆禪法」亦發揮了高度作用。一九九九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二○○三年全球SARS風暴,及二○○八年中國汶川大地震、二○○九年台灣八八風災,「放鬆禪法」幫助了無數災民、醫護人員及志工在災後心靈重建。

  一九九九年起,台灣法務部也將之運用在監獄受刑人身心解壓,消弭暴戾之氣,改造心性。二○○九年,我更進一步將此「放鬆禪法」融入茶道,創發出五感放鬆、六大交融的「心茶瑜伽」,在茶道界引起了廣大的回響。

  歷年來,「放鬆禪法」全球使用者已逾百萬人。而今,這套方法被運用在心理學的領域,幫助更多人,讓我倍感歡喜。

  作者鍥而不捨開創了生命奇蹟,再次證明心靈對身體不可思議的改造力量。

  祝福有緣的讀者能從中汲取幸福的養分,開創光明人生!

推薦序二

最有勇氣的造夢大師∕創作人.作家   李欣頻

  還記得二○一一年十一月初看《生命迴旋》時,對於BELL戲劇性的人生際遇與睿智佩服不已,一直想探索他究竟是如何做到奇蹟康復?所以我建議他應該把更細節的方法寫出來,讓我們可以藉此探尋自己的潛意識,啟動強大的創造與自療動能,就像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一樣,我們可以打造出場景,讓人物與劇情走進來。

  於是我向BELL提出《做自己最好的醫生》這本書的概念,希望他能不吝傳授非常寶貴且可行的專業自療法。我有幸成為這本書的第一位讀者, 特別被他書中那一段 ﹁ 化身為建築工人,為自己的斷骨搭橋接合﹂感到驚喜,因為簡直就是《全面啟動》的真人真事版,但他的自療時間又遠遠早於電影七年,所以更被他書中提到﹁設定離開潛意識的音樂﹂感到不可思議,覺得BELL真是最有勇氣的造夢大師!

  我雖然沒有像BELL那麼戲劇性的人生,也沒有他的心理學專業知識,但我對潛意識創造法一直都在好奇地探索著,也拿來在自己人生的創意創造上不停地實驗成功。所以我在身為BELL忠實讀者的同時,也偷偷地把他的方法轉喻到我的場景來,進行更大規模的創造,甚至找到突破時空密碼的關鍵,所以BELL在潛意識創造領域上,是我最好的老師。

  這本《做自己最好的醫生》,是每個人可以發揮自體潛力的最佳範例,如果連BELL這麼重的傷都能奇蹟似地活下來並自癒成功,那麼其他像是癌症、憂鬱症、痛症……等都不再是無可救藥,找到方法後,你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 !

前言

  這是一本自救的身心靈療癒工具書。

  二○○四年,我在紐西蘭發生了一場瀕死的墜機意外。這場讓我幾乎終生殘廢的意外,卻也成了重生的契機。我的自傳式小說《生命迴旋》,講述我從意外後奇蹟般地康復,到領悟人生的真正的智慧與自由,並成功找到回歸靈魂意識光海的道路,那是一段歷時七年的生命尋根之旅。而在這本《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中,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則是在《生命迴旋》中如謎一般的自救過程與方法:我是怎樣脫離自己的身心殘障,尋回心靈的平靜與自由,並透過心理學專業找到奇蹟的治療方法,重拾健康的身體。

  本書可視為一本傷病者的心情日記,同時也是醫者的治療實錄。我透過傷病者的角度,詳述了從意外到康復的心路歷程,如何從一個意志堅強的病人,變成最後消極放棄的傷殘者,渴望奇蹟的同時又不敢相信奇蹟。當信心與信念銷磨殆盡以後,就只有憤怒與絕望:我的明天將會比昨天更加黑暗,這就是我所看到的人生。其實那時候的我,不只身體傷殘,心靈也同樣殘障。

  之後我得到人生的大覺醒,從放棄生命到相信生命,從一個絕望的重大傷殘者,回復為專業的心理學家,並領悟出自救的另類療法,從而解開生命的祕密,再一次創造生命的奇蹟。

  生命究竟有多大的可能?如果我的大難不死是一次意外奇蹟,我保住了右腳又是另一次醫學奇蹟,這些奇蹟是如何發生、如何創造的?抑或這都只是生命的巧合?就像中樂透的幸運兒一樣?

  我一向喜歡神話故事。在希臘神話中,潘朵拉因為好奇心的誘惑,偷偷打開了寶盒,因此把關在盒內的邪惡釋放出來,從此為人類帶來了各種罪惡與疾病,但最珍貴的東西──希望──還留在盒內。因此讓人們在絕望的黑暗中,還能存有一絲光明,在困頓中依舊有堅持的力量。「希望」讓我們相信,只要不放棄,奇蹟就會出現。

  從一開始,醫療團隊便一致對我宣稱治療無效,但我並沒有因此放棄。相反的,我比任何人都努力堅持,不斷四處尋求另類治療,嘗試過中醫、氣功、針灸、推拿、藥膳、穴位療法、民間偏方等。甚至還找過靈媒、神醫、巫醫……結果只是花了大筆金錢,徒勞無功,更覺得自己被欺騙愚弄。一次次抱著期望,卻又不斷地失望,一切努力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當時的我,就像是一頭垂死待宰的羔羊。

  當每個醫學報告對我宣判未來無望時,老實說,我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堅持,該如何繼續相信奇蹟會發生。我與其他傷病者一樣,瞬間淪為悲劇角色,以負面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人事物,所見的未來一片漆黑。我怨恨命運,懷疑自己,甚至嚴重質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我最初懷抱的信心、決心與鬥志,都被痛楚與絕望摧殘一空。

  然而,尋求治療的過程也讓我明白,原來我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終身傷殘的嚴酷事實。雖然我保住了性命,卻必須以身體的自由來交換,這樣算什麼奇蹟!?我從人生的高峰一下子掉進了不見天日的幽谷,在三十歲之前努力打拚才獲得的一切,居然在瞬間便被命運全部奪走。我為此變得憤世嫉俗。最後,我得了嚴重的憂鬱症,被動地等待死亡來終結我的痛苦,等待死神給予我最後的救贖。我對上天說:「殺死我吧,否則你就是個兇手!」

  就在我不再鬥爭,乖乖引頸以待生命終結時,我竟在一處毫不起眼、從前每天急步經過的小公園裡,看見重要的生命訊息。當安坐在輪椅上以小孩的高度看事物,以老人的速度過生活時,我從自然世界學懂何謂生命的流向與節奏。面對生命無常,大自然生物都能坦然求生存,沒有執著好或壞的將來,就只有認真接受當下的一切。萬物跟自然世界是一體和諧共存的,正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蓬萊。

  只是人卻永遠抱著二元對立的思維,一直想要改變世界,操控未來。而我,卻不曾接受自己不完美的軀體,拒絕容許存有污點的人生。但家人無條件的接受與關愛,以及大自然不斷在我眼前展現的無常與和諧,讓我逐漸找回一顆平常心,並再一次領悟到人生的大覺醒。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懂得把自己從自我世界中心抽離,摘下偏見與批判的有色眼鏡,用心觀看這世界,你便能看破過去的命運,看穿意外與疾病的意義,以及看見離開困頓的方法。

  我要從悲劇中脫離傷病者角色的迷思,轉變成擁有生命主動決定權的治療專家。因為事實上,我就是一名專業的認知心理學家,我研究人的潛意識與夢境語言,並擅長心理的催眠、分析、諮商與治療。我並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也不迷信科學,我所相信的,是生命的無限可能。我開始不停地去思考生命發展的可能性,並重新啟動長達半年的自救治療。

  我發現在實際生活中,每次我到醫院看診時,我的身體就像被分割成許多不同的部分,然後按病況被分派到不同的專科部門。例如,右足踝的骨枯由骨科負責,左膝韌帶的斷裂屬運動創傷科處理,骨枯所引發的長期疼痛則交由痛症專科照顧,憂鬱症被歸到臨床心理科等等。每一個專科都各司其職,專責處理所屬範疇的問題──這種專科系統即為現今西方醫療制度的普遍模式,對單一病症的患者確實能提供高針對性的專業治療,可是當面對同時具備多種病症的患者,這種各自為政的體制,卻會嚴重忽略了病人整體性的需求,畢竟人體並不是各器官獨立運作的,而是互相依賴、互惠互存的一個整體。有時候,因為缺乏了統一的決策與監控,專科專屬的制度更出現了互不協調的局面,這不但使得治療成效受到影響,更讓患者無所適從、呼救無門。

  有鑑於此,我開始以自身所擁有的心理學專業,在虛擬實境中開設了一所綜合性的心理服務中心。我把自己有系統地幻化作不同的心理專家,在不同的階段、以不同的身分,協助正在重傷病的我,逐一處理身心靈的相關問題。在這套「心理專科整合制度」之下,每位分科的心理專家扮演了互補的角色,並最終融為一體,提供了全面性的治療。透過這個存於內心,極為強大,目標一致,且專屬於我的「醫療團隊」會診,大大提高了自我療癒能力。

  我在潛意識裡,幻化成五個不同的心理專家:心理學教授、心理催眠師、心理分析師、心理治療師,以及痛症治療師。透過角色轉換的方式,我逐漸走出了傷病者的世界,以全新的視野觀看身心,用不一樣的思維來解讀意外與傷患,並為最終的治療做好準備。

  當身心狀態都準備好時,我看到了脫離輪椅的徵兆。我決定運用潛意識的力量,以醫生都不可置信的「夢境療法」來醫治我的右腳。經過一百四十四天的夢境自癒療法,我的腳傷出現了奇蹟般的康復,我救回了壞死的骨骼,成功離開了輪椅,並從改用拐杖走路,到丟掉拐杖可以正常行走。我的生命展現了讓醫生無法置信的奇蹟,翻轉了醫生對我宣判的終身殘障命運。然而,這個奇蹟治療法,並不存在於任何現有醫療或心理治療系統中,是我走過這段瀕死意外與傷病經歷後,透過對大自然徵兆的解讀與人類潛意識的解密,所領悟出的一種治療心法。這也不是什麼神奇的力量,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寶貴自我修復能力,從心理專業的角度上是絕對可信可行的。

  其實在人這個複雜的身體裡,不單有著無限的智慧,還隱藏了無盡的生命可能,而這一切都寫在我們的遺傳密碼上。要揭開生命的奧祕,就必須深入潛意識裡,因為所有的生命奇蹟都在那裡發生。只要能進入潛意識的底層,我們就可以開啟生命的力量,啟動自我療癒的能力。從意外生還到後來的康復,我生命裡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我希望透過我的親身經驗,跟大家一起回顧這趟難得的生命奇蹟之旅,一起探索如何扭轉自己的人生,以及如何靠自己創造生命奇蹟。請相信,奇蹟不只屬於某些幸運兒,它是屬於所有的生命。

  一路走來,我發現了治療的重大祕密,其實每個人才是自己唯一且最有效的醫生,而相信自己就是相信生命奇蹟。我希望這些寶貴的方法,能給每一位目前需要奇蹟的人最及時的身心靈救援,並謹以我的實例獻給所有相信奇蹟的傷病者,希望在療癒的路上攜手扶持。

  在意外後的一年,我已經可以正常行走,我重回紐西蘭意外發生時的墜機地點,並在那裡找到了當時事故時遺留下來的太陽眼鏡,從而展開了一段尋找智慧與自由的奇幻旅程。意外的第二年,我開始可以游泳、跑步、爬山、旅遊,並回到了香港大學繼續我的心理學博士課程。第三年我重回海洋的懷抱,當上了潛水教練,再次潛進美麗的深海世界。第四年我成功登上了雪山,從陡峭的雪山峰頂俯衝滑落下來。之後的第五、第六年,我不但到處旅遊,還參加了射擊比賽、拉丁舞比賽,我活得比意外發生之前更加自由豐盛。在意外的第七年,我把瀕死經歷與奇幻旅程編寫成一本自傳式小說《生命迴旋》。

  雖然時至今日,我的右足踝骨骼還是被現代醫學診斷為「缺血性壞死枯竭」,檢查結果也顯示不到任何血液的流經,但血氣正以其他神祕的管道輸進骨骼裡,讓骨骼可以繼續奇蹟般地生長。直到本書面世之前,這祕密可能只有我一個人知道,也只有我一個人相信。

  生命奇蹟的解密檔案,此時此地,向你而來。

自序

文字的治療力量

  曾經有人說,看一本書等於經歷了別人的一生。寫一本自己的故事,就好像又活了一遍自己的人生。二○一一年我寫了《生命迴旋》,重溫我人生最重要的七年,讓我在尋找智慧與自由的奇幻旅程上再走一回,帶著的是一顆旅者的心。二○一二年我寫下這本《做自己最好的醫生》,重新經歷自己的傷痛與療癒的過程,裝載的卻是一顆病者與醫者的心。

  於我來說,書好看的地方在於它的感染力,文字承載著訊息的同時,也在散播情感,讓人讀來感覺像活在別人的生命裡一樣。但這也變成了寫書可怕的地方,要讓文字重現生命,需要的並不是華麗的詞藻和技巧,而是寫作人赤裸的心。所以作者必須真實地再活一次,重新經歷當時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這是一個詛咒,同時也是一種祝福,其本質就像生死的關係一樣。坦白說,這對我是一次艱巨的挑戰。每當寫到傷痛處,身體上的十道傷疤便跟著燃燒,足踝患處也隱隱作痛。有很多個深夜,內心一直被當時的憂鬱情緒所纏擾,徹夜揮之不去。

  如果你在書裡聞到了血腥,感受到疼痛,請不要訝異,因為那來自我的身體 ; 如果你嘗到愁苦,變得憂鬱,請不要害怕,因為那來自我的內心。但你一定不要錯過文字裡的治療力量,那是來自我已被療癒的身心,是我用生命換取的,這亦是你最後需要帶走的東西。

  如果說每個大難不死的人,都是帶著某些使命而重返人世,那我的使命又是什麼?我相信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和大家分享我的奇蹟康復故事,因為這個奇蹟不是屬於我個人的,我不過是一個被挑選出來說故事的人。

  我很喜歡雨果的一段話:「出版一本書,就像在荒島上向大海丟出一只求救瓶,隨著天候潮汐,隨著命運,瓶中的稿子會漂向何處,何時落到何人手裡,我一無所知,正因為一無所知,所以充滿希望。」我永遠不知道,這個裝了書稿的瓶子會漂流到何方,在何時、何地、被何人撿到,不管撿到的人得到的是治療的啟發,或是單純的支持與鼓勵,只要有個人撿到了希望,這個世界便因我的經歷而變得有些不一樣。謝謝你,成為這個打開瓶中信的人。

  在此我要謝謝無條件愛我、支持我的媽媽,把重傷的我帶回家的哥哥!最後我更要謝謝正在讀這本書的你們,讓我的人生故事有了共鳴的聽眾!

內文1第一章 做自己的心理學教授

他是一名認知心理學家,香港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因為生命的特殊經歷,他一直從事另類的心靈工作,書寫心靈小說與參與生命教育工作。他開設了一所綜合心理服務中心,主要提供教學、催眠、心理分析、心理治療等專業服務。他是這所中心的主管,亦是中心的顧問兼心理學教授1。

我按了一下門鈴,聽到「叮噹!叮噹!」的兩下鈴聲,我耐心地在外等候著。

過了大約一分鐘,並沒有任何人應門,我只好再按一次門鈴,但還是沒有任何回應。我輕輕轉動門上的把手,門並沒有上鎖,我輕易地推開了大門,走進中心裡去,那裡一個人也沒有。

大門後面是一條深而長的白色走廊,兩旁鋪上潔白的瓷磚牆,天花板是一排排的白色燈管。地面是灰白的合成塑膠地板,地上還留有清潔後的消毒藥水氣味,這跟我在現實生活中進出的醫院有點相像。我沿著走廊慢慢向前行,跟從牆壁上箭頭指示的方向,然後在走廊左邊的第一間房間停下,門上寫著「心理課講堂」。我禮貌地輕輕敲門,敲門聲在安靜的走廊回響著,門梁上有一盞綠色的燈亮著,代表我可以進入。

房間的中央有一張寬大的辦公桌,辦公桌的椅子上坐著一位老男人,他的兩鬢斑白,看上去已是個七 、 八十歲的老頭。他的雙眼炯炯有神,戴著一副金框眼鏡,面容顯得十分祥和。他的身後是一排寬大的書櫃,上面整齊的擺放著各類心理學教科書,他就像是一名充滿智慧的大學教授。

第一課:意識與記憶的架構

「歡迎你到來,等你很久了。」教授跟我握手表示歡迎。

「你好,我是專程來請教有關心理學知識的。雖然從前我也是念心理學的,但出了意外以後,我的腦袋像空了一樣,那些曾經擁有的專業知識全都不見了。我變成了一個完全的病患,不論思想、情緒與行為,都跟悲劇裡的病患一模一樣。」我對教授道明來意。

「你不用擔心,這是很正常的。人總是不斷進行著角色扮演,有時候同一時間分演幾個不同的角色,有時候不斷的在轉換角色,有時候不小心的掉進某個角色,被困著掙脫不出來。」教授半帶安慰地說。

「我需要取回我的知識與智慧,變回一個心理學專家,唯有如此,我才可以走出患者的角色。」我請求教授幫忙。

「這很簡單,這全都是你原本擁有的知識,我只是替你找回來而已。我在這裡的唯一角色,是再次教授你所需要知道的心理學知識。我將用四堂課的時間,替你重新記起這些知識與智慧。」教授讓我想起大學課堂的情境。

「只要能重拾這些知識,我便能找到救回我自己的方法。」我堅定的相信。

「什麼是心理學?」這是在大學第一次上心理課時教授的問題。

「心理學(Psychology)是專門研究人類行為與思想的科學,涉及人類經驗的所有方面,包括認知、情緒、性格、知覺、行為、人際關係等許多範疇。在眾多心理現象中,我們只集中討論人類的意識與記憶架構,這是你必須要知道的部分。」教授好像提示學生考試的必讀部分。

「你有否想過人的意識是如何形成,為什麼清醒跟做夢時的自己竟有如此分別?你有否想過記憶又是如何存在,為什麼有些事情總是忘記,但有些事情想忘記卻偏偏記起?為此心理學家對人的意識與記憶做了長年的深入研究,簡單地把人的意識分為三部分:顯意識、前意識與潛意識,並把記憶劃分為短暫記憶與長期記憶。」


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一位心理學家的自癒實錄※點我購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小玲 的頭像
    林小玲

    林小玲的博客來網路商城

    林小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